太白米

太白米
    別名

    太白米別名

    九子、假百合
    主治

    太白米主治

    癥瘕積聚,胃痛腹脹,胸悶,嘔吐反胃,風寒咳嗽,小兒驚風(小兒驚厥)。
    功效與作用

    太白米功效與作用

    寬胸利氣,健胃,止嘔,鎮痛,止咳,祛痰。
    用途分類

    太白米用途分類

    理氣藥
    用法與用量

    太白米用法與用量

    內服:1.5~6克,煎湯;或1.2~2.4克,研末。
    禁忌

    太白米使用禁忌

    尚不明,謹慎用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太白米的基原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m bulbuliferum (lingelsh.) Stearm之乾燥鱗莖。

    太白米的拉丁生藥名

    Notholirii Bulbuliferi Bulbus

    太白米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味苦,性微溫,歸脾經,歸肺經,歸胃經,歸大腸經

    太白米的化學成分

    甾體生物鹼(Steroidal alkaloid)、生物鹼(Alkaloid)。

    太白米的性狀

    褐色或灰褐色卵圓形,高約3毫米,直徑3~4毫米。斷面粉性。氣微,味辛、微苦。

    太白米的藥用部位

    乾燥鱗莖。

    太白米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7~8月採挖,去外皮後陰乾。

    太白米的產地

    生於高山草叢或灌木叢中。分布於四川、西藏、陝西、甘肅。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