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核

橘核
    別名

    橘核別名

    橘子仁、橘子核、橘米、橘仁
    主治

    橘核主治

    疝氣疼痛,睾丸腫痛,乳癰(胸部有腫塊)乳癖。
    功效與作用

    橘核功效與作用

    理氣,散結,止痛,解熱。
    用途分類

    橘核用途分類

    理氣藥
    用法與用量

    橘核用法與用量

    內服:3~9克,加水煎煮;或入丸、散。
    禁忌

    橘核使用禁忌

    體虛患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方劑

    處方內有橘核的中藥方劑

    橘核丸

    橘核的基原

    芸香科(Rutaceae)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之乾燥成熟種子。

    橘核的拉丁生藥名

    Citri Reticulatae Semen

    橘核的英文名

    Tangerine Seed

    橘核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平,歸肝經,歸腎經

    橘核的化學成分

    脂肪油、蛋白質,苦味成分為黃柏內酯(Obaculactone)和鬧米林(Nomilin)。

    橘核的性狀

    光滑淡黃白色或淡灰白色略卵形,長0.8~1.2公分,直徑0.4~0.6公分。內種皮淡棕色,油性黃綠色子葉2。氣微,味苦。

    橘核的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種子。

    橘核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收集成熟果實後洗淨晒乾,去除雜質,搗碎後使用。
    2. 儲藏:置乾燥處,防黴、防蟲蛀。

    橘核的產地

    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平原。栽培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