纈草

纈草
    別名

    纈草別名

    滿山香、拔地麻、甘松、五里香、小救駕、穿心排草、鹿子鬆、貓食菜、抓地虎
    主治

    纈草主治

    神經衰弱,失眠,癔病(一種神經官能症),情緒激動。
    功效與作用

    纈草功效與作用

    寧心安神,鎮靜安定,抗菌,降溫。
    用途分類

    纈草用途分類

    安神藥(養心安神藥)
    用法與用量

    纈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3~6克,加水煎煮;或研磨成粉末;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纈草使用禁忌

    體弱陰虛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纈草的基原

    敗醬科(Valerianaceae)植物纈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之乾燥根莖及根。

    纈草的拉丁生藥名

    Rhizoma Et Radix Valerianae

    纈草的英文名

    Valerian Root

    纈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微甘,性平,歸心經,歸肝經

    纈草的化學成分

    纈草素、異戊酸龍腦酯、乙酸龍腦酯、纈草鹼、纈草恰鹼。

    纈草的性狀

    根莖短粗,根灰棕色或黃棕色圓柱形多數,長4~15公分,直徑0.2~0.4公分,斷面白色或灰黃色,中央絮狀而疏鬆,有淡褐色的木心。氣特異,味微苦、辛。

    纈草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莖及根。

    纈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時採挖,洗淨後晒乾。

    纈草的產地

    常生於山地樹林邊緣、山坡、河岸及灌叢中,少部分地區有栽培。分布於河北、東北、山東、湖南、湖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