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脷葉

龍脷葉
    別名

    龍脷葉別名

    龍利葉、龍舌葉、龍味葉
    主治

    龍脷葉主治

    肺燥咳嗽,咽痛失音。
    功效與作用

    龍脷葉功效與作用

    潤肺止咳,通便。
    用途分類

    龍脷葉用途分類

    祛痰藥(止咳平喘藥)
    用法與用量

    龍脷葉用法與用量

    內服:10~15克,煎服。
    禁忌

    龍脷葉使用禁忌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龍脷葉的基原

    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龍利葉Sauropus rostratus Miq.之乾燥葉。

    龍脷葉的拉丁生藥名

    Sauropi Folium

    龍脷葉的英文名

    Dragons Tongue Leaf

    龍脷葉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淡,性平,歸肺經,歸胃經

    龍脷葉的化學成分

    甾類化合物、胺基酸、多肽、蛋白質。

    龍脷葉的性狀

    長卵形、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如舌狀,先端圓鈍稍內凹而有小尖刺,硬紙質,上表面深綠色常有灰白色花斑,葉背黃綠色。氣微,味淡微甘。

    龍脷葉的藥用部位

    乾燥葉。

    龍脷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4~10月採收,以6~8月為盛產期。每隔15~20天採摘青綠色老葉1次,每株每次從上而下摘取3~4片葉,陰乾;或陰乾至七八成乾時,將葉片疊齊捆成小扎,用蒲席遮蓋,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龍脷葉的產地

    栽培於園圃和庭院中。原產於蘇門答臘。栽培於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廣東、廣西最多。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