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芥子
    別名

    芥子別名

    芥菜子、青菜子、黃芥子
    主治

    芥子主治

    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麻木疼痛,痰溫流注,陰疽腫毒。
    功效與作用

    芥子功效與作用

    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
    用途分類

    芥子用途分類

    祛痰藥(溫化寒痰藥)
    用法與用量

    芥子用法與用量

    內服:3~9克,煎湯;或搗汁。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禁忌

    芥子使用禁忌

    肺虛咳嗽,陰虛火旺者禁用。內服過量可致嘔吐。外敷一般不超過10~15毫米,時間過長,易起泡化膿。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芥子的基原

    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芥Brassica juncea (L.) Czern. et Cross.之乾燥成熟種子。

    芥子的拉丁生藥名

    Sinapis Semen

    芥子的英文名

    Indian Mustard Seed

    芥子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經

    芥子的化學成分

    黑芥子苷、芥子酶、芥子酸、芥子鹼、葡萄糖蕪菁芥素、葡萄糖蕓苔素、芥酸、新葡萄糖蕓苔素。

    芥子的性狀

    黃色~棕黃色或暗紅棕色球形,直徑1~2毫米。研碎後加水浸濕,產生辛烈的特異臭氣。

    芥子的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種子。

    芥子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採割,晒乾後取出種子,去除雜質。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芥子的產地

    栽培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