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半夏

水半夏
    別名

    水半夏別名

    土半夏、半夏、瘋狗薯、土田七
    主治

    水半夏主治

    咳嗽痰多,支氣管炎,癰瘡癤腫,無名腫毒,毒蟲咬傷。
    功效與作用

    水半夏功效與作用

    燥濕,化痰止咳,消腫。
    用途分類

    水半夏用途分類

    祛痰藥(溫化寒痰藥)
    用法與用量

    水半夏用法與用量

    內服:6~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水半夏使用禁忌

    陰虛燥咳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水半夏的基原

    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鞭簷梨頭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之塊莖。

    水半夏的拉丁生藥名

    Rhizoma Typhonii Flagelliformis

    水半夏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性溫,有毒,歸肺經,歸脾經

    水半夏的化學成分

    有機酸類、鞣質、水溶性生物鹼。

    水半夏的性狀

    類白色~棕黃色圓錐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5~1.5公分,高0.8~3公分。殘留的外皮黃白色~棕黃色,斷面粉性白色。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有毒,勿多嘗)。

    水半夏的藥用部位

    塊莖。

    水半夏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11月採收,浸泡石灰水24小時,用木棍攪拌去皮後,晒乾或烘乾或新鮮使用。

    水半夏的產地

    生於水邊或低窪濕潤處。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