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針

兩面針
    別名

    兩面針別名

    蔓椒、豕椒、豬椒、彘椒、狗椒、豨椒、金椒、入地金牛、上山虎、下山虎、兩邊針
    主治

    兩面針主治

    跌倒損傷,風濕麻痺疼痛,胃痛,牙痛,毒蛇咬傷,燙傷,神經痛,頭痛,腰、腿部疼痛,風濕性關節炎。
    功效與作用

    兩面針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通絡,鎮靜,鎮痛,解痙,抗癌,抗菌。
    用途分類

    兩面針用途分類

    活血祛瘀藥(活血止痛藥)
    用法與用量

    兩面針用法與用量

    內服:5~10克,煎服。外用:適量,研磨成末敷於患部。
    禁忌

    兩面針使用禁忌

    不可過量服用。服用時不可食用帶酸味的食物。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兩面針的基原

    芸香科(Rutaceae)植物兩面針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之乾燥根。

    兩面針的拉丁生藥名

    Zanthoxyli Radix

    兩面針的英文名

    Shinyleaf Pricklyash Root

    兩面針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辛,性平,有小毒,歸胃經,歸肝經

    兩面針的化學成分

    兩面針鹼、白屈菜紅鹼、異崖椒定鹼、光葉花椒鹼、氯化兩面針鹼、氯化光葉花椒鹼、氧化兩面針鹼等生物鹼。

    兩面針的性狀

    淡棕黃色或淡黃色厚片或圓柱形短段。皮孔鮮黃色或黃褐色類圓形。斷面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黃色,可見同心性環紋及密集的小孔。質堅硬。氣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兩面針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

    兩面針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皆可採挖,洗淨後切片或段,晒乾。
    2. 儲藏:置乾燥處,防潮、防蟲蛀。

    兩面針的產地

    生於曠野向陽的雜木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