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藤

九龍藤
    別名

    九龍藤別名

    過崗龍、龍鬚藤、細葉花心藤、田螺虎樹、九龍根、燕子尾、飛揚藤、子燕藤、黃開口
    主治

    九龍藤主治

    風濕麻痺疼痛,跌打損傷,胃脘痛,疳積(脾胃損傷),痢疾(腹瀉)。
    功效與作用

    九龍藤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行氣活血,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
    用途分類

    九龍藤用途分類

    活血祛瘀藥(活血止痛藥)
    用法與用量

    九龍藤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新鮮藥材則18~30克,煎湯;或浸酒。
    禁忌

    九龍藤使用禁忌

    使用上不可超過30克,若過量可能產生噁心反應。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九龍藤的基原

    豆科(Leguminosae)植物龍鬚藤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Benth.之根或莖。

    九龍藤的拉丁生藥名

    Radix seu Caulis Bauhiniae Championii

    九龍藤的英文名

    Champion Bauhinia Stem。

    九龍藤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微苦,性溫,歸肝經,歸大腸經

    九龍藤的化學成分

    龍藤苷、沒食子酸。

    九龍藤的性狀

    灰棕色或灰褐色圓柱形。斷面皮部棕紅色,木部淺棕色,有2~4圈深棕紅色環紋,習稱「雞眼圈紋」。氣無,味微澀。

    九龍藤的藥用部位

    根或莖。

    九龍藤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皆可採收,去除雜質、泥土後切片,晒乾或新鮮使用。以藤莖粗、斷面「雞眼圈紋」明顯者為佳。

    九龍藤的產地

    生於溝邊、山谷、河邊、疏林下、灌木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貴州、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