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

羊蹄
    別名

    羊蹄別名

    東方宿、連蟲陸、鬼目、牛蹄、敗毒菜根、牛舌大黃
    主治

    羊蹄主治

    大便燥結(便秘),淋濁(小便每次量不多,需多次排出),黃疸,吐血,腸風(血便),功能性子宮出血,跌打損傷。
    功效與作用

    羊蹄功效與作用

    清熱,通便,利水,止血,殺蟲,抑菌,消炎,抗氧化。
    用途分類

    羊蹄用途分類

    止血藥(涼血止血藥)
    用法與用量

    羊蹄用法與用量

    內服:10~15克,煎湯。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或磨成汁塗於患部;或加水煎煮後清洗患部。
    禁忌

    羊蹄使用禁忌

    性寒,脾胃虛寒、泄瀉攝食少量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羊蹄的基原

    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之根。

    羊蹄的拉丁生藥名

    Rumicis Japonici Radix

    羊蹄的英文名

    Japanese Dock Root

    羊蹄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寒,有小毒,歸心經,歸肝經,歸大腸經

    羊蹄的化學成分

    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甲醚、大黃酚、酸模素。

    羊蹄的性狀

    棕黃色或黃棕色長圓錐形,長6~18公分,直徑0.8~1.8公分,斷面顆粒性黃灰色。有特殊香氣,味微苦澀。

    羊蹄的藥用部位

    根。

    羊蹄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8~9月採挖,洗淨後切片晒乾。可生用或新鮮使用。

    羊蹄的產地

    喜涼爽、濕潤的環境,可耐嚴寒、乾旱及高溫,生於山野、田邊、溝邊濕地、溝谷、河岸及濕地。分布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