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花

白石花
    別名

    白石花別名

    石花、石衣、蛤蟆皮
    主治

    白石花主治

    目暗不明,崩漏(月經不正常,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外傷出血,頑癬(一種慢性難痊癒的皮膚病)。
    功效與作用

    白石花功效與作用

    明目,涼血,解毒,抗菌,滅精子。
    用途分類

    白石花用途分類

    止血藥(涼血止血藥)
    用法與用量

    白石花用法與用量

    內服:3~9克,煎湯。外用:適量,加水煎煮後塗抹於患部;或晒乾後研磨成粉末,撒敷或調敷於患部。
    禁忌

    白石花使用禁忌

    性涼,脾虛腹瀉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白石花的基原

    梅花衣科(Parmeliaceae)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之乾燥葉狀體。

    白石花的拉丁生藥名

    Lichen Parmeliae Tinctori

    白石花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涼,歸肝經

    白石花的化學成分

    黑茶漬素、紅粉苔酸、異紅粉苔酸、苔黑酚、多醣。

    白石花的性狀

    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4~30公分,裂片寬0.5~3公分,上表面灰綠色、灰白色,中部密生灰褐色、短棒狀裂芽;下表面黑色,周邊淡栗色,有稀疏的黑色假根。子器少,杯狀,孢子橢圓形。

    白石花的藥用部位

    乾燥葉狀體。

    白石花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皆可採收,晒乾。以葉狀體整齊、質乾、無碎片或少碎片者較佳。

    白石花的產地

    生於樹幹上和岩石表面。分布於華東、河北、河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陝西、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