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葉

紫珠葉
    別名

    紫珠葉別名

    止血草、老蟹眼、白毛柴、紫珠草、紫荊、紫珠
    主治

    紫珠葉主治

    毒蛇咬傷,熱毒喉嚨腫痛,眼睛紅腫疼痛,血熱所造成的各種出血症狀,特別針對消化道、呼吸道等地方的出血有好的療效。
    功效與作用

    紫珠葉功效與作用

    收斂止血,清熱解毒,增加血小板,縮短出血時間,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
    用途分類

    紫珠葉用途分類

    止血藥(收斂止血藥)
    用法與用量

    紫珠葉用法與用量

    內服:10~15克,新鮮藥材則30~60克,煎湯;或研磨成末,每次用量1.5~3克。外用:新鮮藥材適量,搗爛敷於患部;或研磨成末撒於患部。
    禁忌

    紫珠葉使用禁忌

    性涼,虛寒性出血患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紫珠葉的基原

    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之葉。

    紫珠葉的拉丁生藥名

    Callicarpae Formosanae Folium

    紫珠葉的英文名

    Beauty-berry Leaf

    紫珠葉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澀,性涼,歸肝經,歸肺經,歸胃經

    紫珠葉的化學成分

    縮合鞣質、黃酮類、中性樹脂、醣類、熊果酸、羥基化合物、鎂、鈣、微量鐵鹽。

    紫珠葉的性狀

    卵狀橢圓形,長6~14公分,寬2.5~7公分,細鋸齒邊緣,近基部全緣,上面灰綠色或棕綠色,下面淡綠色或淡棕綠色,被棕黃色腺點。無臭,味微苦澀。

    紫珠葉的藥用部位

    葉。

    紫珠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摘,晒乾或新鮮使用。

    紫珠葉的產地

    生於樹林或灌木叢中。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