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木

楤木
    別名

    楤木別名

    鳥不宿、刺老包、楤木白皮
    主治

    楤木主治

    腰肌勞損(腰背肌筋膜炎),腹部積水,胃相關疾病,骨髓炎,急性或慢性肝炎。
    功效與作用

    楤木功效與作用

    祛風濕,利小便,散瘀血,消腫毒,增強免疫。
    用途分類

    楤木用途分類

    祛風濕藥(祛風濕強筋骨藥)
    用法與用量

    楤木用法與用量

    內服:15~30克,煎服;或浸酒。外用:新鮮藥材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楤木使用禁忌

    尚不明,謹慎用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楤木的基原

    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之乾燥根、根皮及樹皮。

    楤木的拉丁生藥名

    Aralia chinensis Linn.

    楤木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微苦,性平,歸脾經,歸肝經,歸腎經

    楤木的化學成分

    楤木皂苷A、楤木皂苷B等三萜類皂苷、原兒茶酸、鞣質、膽鹼(Choline)、揮發油。

    楤木的性狀

    1. 根皮筒狀或片狀。栓皮薄,灰褐色多片狀翹裂,皮淡黃白色,內面白色。氣微,味苦。
    2. 樹皮剝落狀,散生堅硬的刺,外面灰白色~灰褐色,內面黃白色。氣微香,嚼之帶黏液性。

    楤木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根皮及樹皮。

    楤木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人工種植2~3年,秋、冬季採挖根部、採集樹皮;野生者全年皆可採挖。洗淨後剝取根皮及樹皮,切段晒乾。

    楤木的產地

    多野生在較陰暗的低山坡、林下、山谷溝邊、林緣、郊野路邊或曠地灌叢中。主要分布於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