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

雷公藤
    別名

    雷公藤別名

    黃根藤、南蛇根、黃藤木、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水莽草
    主治

    雷公藤主治

    風濕性關節炎,腎小球發炎,腎臟相關疾病,紅斑性狼瘡,口眼乾燥,濕疹,麻風病,疥瘡,頑癬(一種慢性難痊癒的皮膚病),肺結核,慢性肺部疾病。
    功效與作用

    雷公藤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消炎,解毒,抗發炎,抗腫瘤,抗生育。
    用途分類

    雷公藤用途分類

    祛風濕藥(祛風濕強筋骨藥)、殺蟲止癢藥
    用法與用量

    雷公藤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去皮根木質部分15~25克;或帶皮根10~12克,均需文火煎1~2小時。外用:適量,研磨成末或搗爛後塗擦於患部。
    禁忌

    雷公藤使用禁忌

    具大毒,內服需謹慎,身體虛弱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具大毒,孕婦禁用。

    雷公藤的基原

    衛矛科(Celastraceae)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之根。

    雷公藤的拉丁生藥名

    Radix Et Rhizoma Tripterygii Wilfordii

    雷公藤的英文名

    Tripterygium Root

    雷公藤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辛,性涼,有大毒,歸心經,歸肝經

    雷公藤的化學成分

    雷公藤定鹼、雷公藤晉鹼、雷公藤春鹼、雷公藤增鹼等生物鹼、南蛇藤醇、衛矛醇、雷公藤甲素、葡萄糖、鞣質。

    雷公藤的性狀

    暗棕色不規則塊。木質部淡黃色、黃棕色或暗棕色。切面有放射線紋理,之間為針孔狀的導管孔隙。氣微香,有毒。

    雷公藤的藥用部位

    根。

    雷公藤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兩季挖取,去除泥土後晒乾,或去皮後晒乾,或切厚片生用。

    雷公藤的產地

    生於背向陽光多潮濕稍肥沃的山坡、山谷、溪邊灌木林和次生雜木林中。分布於廣東、福建、浙江、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