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矢藤

雞矢藤
    別名

    雞矢藤別名

    雞屎藤、臭藤、牛皮凍
    主治

    雞矢藤主治

    風濕疼痛,腹瀉痢疾,脘腹疼痛,氣虛浮腫,頭昏食少,肝脾腫大,瘰癧(頸淋巴結結核),腸癰,跌打損傷,神經性皮膚炎,慢性骨髓炎。
    功效與作用

    雞矢藤功效與作用

    祛風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導滯,除濕消腫,鎮靜,抗菌。
    用途分類

    雞矢藤用途分類

    祛風濕藥(祛風濕強筋骨藥)
    用法與用量

    雞矢藤用法與用量

    內服:10~15克,煎服;或浸酒。外用:適量,加水煎煮後清洗患部;或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雞矢藤使用禁忌

    脾胃虛弱且無濕熱積滯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雞矢藤的基原

    茜草科(Rubiaceae)植物雞屎藤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之地上部分。

    雞矢藤的拉丁生藥名

    Paederiae Scandentis Herba et Radix

    雞矢藤的英文名

    Chinese Fevervine Herb and Root

    雞矢藤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苦,性平,歸脾經,歸胃經,歸肝經,歸肺經

    雞矢藤的化學成分

    雞矢藤苷、雞矢藤次苷、車葉草苷等單萜苷類、三十一烷醇、甲硫醇、蠟醇等環烯醚萜苷類、α-植固醇、β-植固醇、豆固醇(Stigmasterol)、油菜固醇等固醇類。

    雞矢藤的性狀

    莖扁圓柱形,老莖灰棕色,直徑0.3~1.2公分,斷面灰黃色;嫩枝黑褐色,直徑0.1~0.3公分,斷面灰白色或淺綠色。葉對生,寬卵形或披針形,上表面灰綠色,下表面灰褐色;葉脈有棕褐色毛茸。氣微,味微甘、酸。

    雞矢藤的藥用部位

    乾燥地上部分。

    雞矢藤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去除雜質後晒乾。

    雞矢藤的產地

    生於溪邊、河邊、林旁、灌木林中,常攀緣於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