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羊花

鬧羊花
    別名

    鬧羊花別名

    黃杜鵑、羊不食草、八厘麻、羊躑躅花、驚羊花、石棠花、黃喇叭花
    主治

    鬧羊花主治

    風濕麻痺疼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一種慢性皮膚病)。
    功效與作用

    鬧羊花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散瘀定痛,顯著鎮痛,降壓,強效抗菌,殺蟲。
    用途分類

    鬧羊花用途分類

    祛風濕藥(祛風濕強筋骨藥)
    用法與用量

    鬧羊花用法與用量

    內服:0.6~1.5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加水煎煮後清洗患部;或新鮮藥材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鬧羊花使用禁忌

    大毒性,用量不宜多,不可長期服用。身體虛弱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大毒性,孕婦禁用。

    鬧羊花的基原

    杜鵑花科(Ericaceae)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te G. Don之花。

    鬧羊花的拉丁生藥名

    Rhododendri Mollis Flos

    鬧羊花的英文名

    Chinese Azalea Flower

    鬧羊花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性溫,有大毒,歸肝經

    鬧羊花的化學成分

    棱木毒素、石楠素、羊躑躅素Ⅲ、鬧羊花毒素Ⅲ、木藜蘆毒素Ⅲ、日本杜鵑素Ⅲ、山月桂萜醇。

    鬧羊花的性狀

    灰黃色~黃褐色。花萼邊緣有較長的細毛,花冠鐘狀,花瓣寬卵形,雄蕊5枚,花絲中部以下有茸毛,花藥紅棕色,雌蕊1枚,花梗棕褐色有短茸毛。氣微,味微麻。

    鬧羊花的藥用部位

    乾燥花。

    鬧羊花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4~5月初開花時採收,陰乾或晒乾。

    鬧羊花的產地

    生於山坡、灌叢、草叢中。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