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
    別名

    藜別名

    灰莧菜、灰藜、紅落藜
    主治

    藜主治

    腹瀉,濕瘡癢疹,毒蟲咬傷。
    功效與作用

    藜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殺蟲,降壓,抑制心臟。
    用途分類

    藜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用法與用量

    藜用法與用量

    內服:5~15克,煎湯。外用:適量,加水煎煮後漱口或燻洗;或搗碎後塗於患部。
    禁忌

    藜使用禁忌

    具微毒性,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具微毒性,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藜的基原

    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 L.之全草。

    藜的英文名

    Red Quinoa

    藜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平,有微毒,歸肺經,歸肝經

    藜的化學成分

    全草含揮發油。根含甜菜鹼、胺基酸、醇、油脂;葉含棕櫚酸、二十四烷酸、油酸、亞油酸、植固醇、蠟。

    藜的性狀

    一年生草本。直立莖,上具棱和綠色條紋。葉為互生葉,葉緣為牙齒或作不規則淺裂。花為黃綠色小花,每15朵聚成一花簇,花簇再組成圓錐花序,兩性花。微弱氣味,帶有淡淡的味道。

    藜的藥用部位

    全草。

    藜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季割取地上全草後切段,新鮮使用或陰乾備用。以莖葉綠色者較佳。

    藜的產地

    生於村邊、菜園、林緣草叢中。分布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