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黃草

溪黃草
    別名
    溪黃草別名
    熊膽草、血風草、溪溝草
    主治
    溪黃草主治
    黃疸型肝炎,肝炎,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小便不通,點滴而出),小便不利(不順暢),跌打瘀腫。
    功效與作用
    溪黃草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涼血散瘀。
    用途分類
    溪黃草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用法與用量
    溪黃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15~30克,新鮮藥材30~60克,煎服。
    禁忌
    溪黃草使用禁忌
    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不可過量。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溪黃草的基原
    唇形科(Labiatae)植物線紋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Buch.-Ham. ex D. Don) H. Hara之全草。
    溪黃草的拉丁生藥名
    Herba Isodi Lophanthoidis
    溪黃草的英文名
    Linearstripe Rabdosia Herb
    溪黃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寒,歸肝經,歸膽經,歸大腸經
    溪黃草的化學成分
    黃酮苷、酚類、胺基酸、有機酸。
    溪黃草的性狀
    多年生纖弱草本。球狀塊根,方柱狀莖,葉為對生葉,葉片呈卵圓狀,葉緣有圓鋸齒狀,加水搓揉後會出現黃色汁液。花為圓錐花序頂生,花瓣為白色或粉紅色,兩性或雜性花。微弱氣味,帶有微甘苦味道。
    溪黃草的藥用部位
    全草。
    溪黃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可採收2~3次,晒乾或新鮮使用。
    溪黃草的產地
    生於山坡、田邊、溪邊、河岸、灌叢中。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浙江、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