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

虎耳草
    別名

    虎耳草別名

    金線吊芙蓉、爛耳草、石荷葉、金絲荷葉、耳朵草
    主治

    虎耳草主治

    血熱紫斑、紫癜(紫斑,血溢於皮膚,顯現瘀點、瘀斑),風濕麻痺疼痛,跌打損傷,流行性感冒,小兒肺炎,大葉性肺炎。
    功效與作用

    虎耳草功效與作用

    祛風,清熱,清血解毒,抗菌,抗病毒,抗腫瘤,促進骨折癒合;對胃潰瘍患者具有顯著促進胃細胞黏膜保護層修復作用,亦促進食慾。
    用途分類

    虎耳草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用法與用量

    虎耳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10~15克,煎湯。外用:適量,加水煎煮後清洗患部;或新鮮藥材搗爛敷於患部;或絞碎出汁液塗於布上。
    禁忌

    虎耳草使用禁忌

    具毒性,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具小毒性,孕婦禁用。

    虎耳草的基原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之全草。

    虎耳草的拉丁生藥名

    Herba Saxifragae Stoloniferae

    虎耳草的英文名

    Saxafraga

    虎耳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微苦,性寒,有小毒,歸肺經,歸胃經

    虎耳草的化學成分

    槲皮苷、槲皮素(Quercetin)、5-葡萄糖苷、岩白菜素、沒食子酸、原兒茶酸、琥珀酸、甲級延胡索酸、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槲皮苷、熊果粉苷、揮發油。

    虎耳草的性狀

    新鮮全草紫紅色或墨綠色,乾品棕紅色。全體有毛。根莖段具細鬚根。匍匐莖細長如線。葉片圓形或腎形,鋸齒邊緣。圓錐花序。蒴果卵圓形。無臭,味微苦。

    虎耳草的藥用部位

    全草。

    虎耳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季採收,新鮮使用或晒乾。

    虎耳草的產地

    生於中性至微酸性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或岩石上。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