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蟬草

石蟬草
    別名

    石蟬草別名

    火傷葉、胡椒草、散血膽
    主治

    石蟬草主治

    跌打損傷,燙燒傷,水腫,肺結核,哮喘,支氣管發炎,肺熱咳嗽,多種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
    功效與作用

    石蟬草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止痛利水。
    用途分類

    石蟬草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石蟬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50~100克,煎湯;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石蟬草使用禁忌

    性涼,脾胃虛寒者慎用,不可過量。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石蟬草的基原

    胡椒科(Piperaceae)植物石蟬草Peperomia dindigulensis Miq.之全草。

    石蟬草的拉丁生藥名

    Herba Peperomiae Dindygulensis

    石蟬草的英文名

    Herb of Dindygulen Peperomia

    石蟬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微苦,味淡,性涼,歸肺經,歸脾經,歸肝經,歸腎經

    石蟬草的化學成分

    四氫呋喃木脂、素黃酮苷、D-葡萄糖苷。

    石蟬草的性狀

    一年生肉質草本。匍匐狀莖,具分支,覆有短柔毛,莖節處生不定根。葉為對生葉輪生,葉片呈菱狀橢圓形,上有腺點,兩面皆覆蓋短柔毛。花為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無毛小花,兩性花。

    石蟬草的藥用部位

    全草。

    石蟬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季採收,新鮮使用或晒乾。

    石蟬草的產地

    常生於山谷、溪邊、樹林下的石縫內。分布於福建、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