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草

雞眼草
    別名

    雞眼草別名

    掐不齊、大字草、公母草
    主治

    雞眼草主治

    感冒,身體發熱,吐瀉,痢疾(腹瀉),黃疸,傳染性肝炎,腸胃炎,肝炎,夜盲症。
    功效與作用

    雞眼草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健脾利濕。
    用途分類

    雞眼草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雞眼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或搗成汁塗抹患部。
    禁忌

    雞眼草使用禁忌

    性涼,脾胃虛寒者慎用,不可過量。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雞眼草的基原

    豆科(Leguminosae)植物雞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之全草。

    雞眼草的拉丁生藥名

    Herba Kummerowiae

    雞眼草的英文名

    Japanese Clover Herb

    雞眼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涼,歸胃經,歸大腸經

    雞眼草的化學成分

    芹菜素(Apigenin)、槲皮素(Quercetin)、黃酮類、葡萄糖醣苷。

    雞眼草的性狀

    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細小,莖纖細,呈紅棕色,覆蓋著白色細毛,質脆易斷。葉為三回掌狀複葉,花為紅紫色花瓣。微弱氣味,具苦味。

    雞眼草的藥用部位

    全草。

    雞眼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7~8月採收,新鮮使用或晒乾。

    雞眼草的產地

    生於山坡、田邊、雜草叢中。分布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