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骨

白馬骨
    別名

    白馬骨別名

    六月雪、路邊雞、路邊荊
    主治

    白馬骨主治

    流行性感冒,咳嗽,喉嚨痛,牙齦腫痛,眼睛發紅腫痛,黃疸,風濕熱痺,癰疽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功效與作用

    白馬骨功效與作用

    疏風,清熱,利濕,解毒。
    用途分類

    白馬骨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白馬骨用法與用量

    內服:10~15克,新鮮藥材則30~60克,煎湯。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或加水煎煮清洗患部。
    禁忌

    白馬骨使用禁忌

    性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白馬骨的基原

    茜草科(Rubiaceae)植物白馬骨Serissa serissoides (DC.) Druce.之地上部分。

    白馬骨的拉丁生藥名

    Herba Serissae

    白馬骨的英文名

    Snow of June Herb

    白馬骨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微辛,性涼,歸肝經,歸脾經

    白馬骨的化學成分

    多種醣苷類、鞣質。

    白馬骨的性狀

    小灌木。具密生深灰色的小枝,枝上覆蓋毛。葉呈橢圓狀披針型,綠黃色葉片,質脆易斷。花為單生,淡紅色花冠。

    白馬骨的藥用部位

    地上部分。

    白馬骨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10~11月時割取莖葉,新鮮使用或晒乾。根部種植3~4年後(品質較佳),冬季挖掘,去除泥土後晒乾或烘乾。

    白馬骨的產地

    生於向陽山坡、溪谷邊或空曠地方。分布於廣東、廣西、四川、貴州、江西、江蘇、浙江、福建。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