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芥

卜芥
    別名

    卜芥別名

    老虎耳、老虎芋、大附子、姑婆芋
    主治

    卜芥主治

    流感,蜂窩織炎,毒蛇咬傷,毒蜂螫傷。
    功效與作用

    卜芥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散結止痛,提醇液體具有抗眼鏡蛇、銀環蛇蛇毒的成分。
    用途分類

    卜芥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卜芥用法與用量

    內服:3~9克,新鮮藥材則需30~60克,炮製後,至少煎湯2小時。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卜芥使用禁忌

    新鮮藥材具強毒性。嚴禁直接內服,必須經炮製後才可服用,卻不可過量。外用需謹慎使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具毒性,孕婦禁用。

    卜芥的基原

    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尖尾芋Alocasia cucullata (Lour.) Schott之乾燥根莖。

    卜芥的拉丁生藥名

    Hoodshaped Alocasia Rhizome

    卜芥的英文名

    Hoodshaped Alocasia Rhizome

    卜芥的性味與歸經

    味微苦,性寒,有大毒

    卜芥的化學成分

    延胡索酸、焦黏酸、β-植固醇、蘋果酸、草酸鈣、皂毒苷、胺基酸。

    卜芥的性狀

    直本草木。粗壯肉質黑褐色地下莖,具環狀葉痕,表面有皺紋,質輕易斷。葉為互生,具葉柄。花為肉穗花序,有綠色深淺不一的佛焰苞。通常只有一顆種子。

    卜芥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莖。

    卜芥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皆可挖取,洗淨後新鮮使用​​或切片晒乾。以咀嚼後舌頭有麻感且刺激喉嚨者為佳。

    卜芥的產地

    生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溪谷濕地或田邊,也有栽培於庭院或藥圃的品種。分布於中國南部、東南部、四川。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