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欖

金果欖
    別名

    金果欖別名

    金苦欖、金古欖、金牛膽、銅秤錘、金銀袋、金獅藤
    主治

    金果欖主治

    喉嚨腫痛,痢疾(腹瀉),腸胃熱痛。
    功效與作用

    金果欖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咽喉順暢,目痛,降壓,抗腫瘤。
    用途分類

    金果欖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金果欖用法與用量

    內服:3~9克,煎服。外用:適量,加醋研磨後塗敷於患部;或研磨成末後將粉末吹入喉中。
    禁忌

    金果欖使用禁忌

    性寒,脾胃虛寒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具毒性,孕婦禁用。

    金果欖的基原

    防己科(Menispermaceae)植物金果欖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之乾燥塊根。

    金果欖的拉丁生藥名

    Arrowshaped Tinospora Root

    金果欖的英文名

    Arrowshaped Tinospora Root

    金果欖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寒,歸肺經,歸大腸經

    金果欖的化學成分

    古倫賓、非洲防己鹼、掌葉防己鹼、藥根鹼、2-去氧-甲殼固酮。

    金果欖的性狀

    常綠纏繞藤本。塊根為不規則圓塊狀,表皮為土黃色,粗糙具深皺紋。質堅硬,不易碎。沒有臭味,具苦味。葉互生,葉片長卵狀。花為圓錐花序腋生,單性白色花。

    金果欖的藥用部位

    乾燥塊根。

    金果欖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冬季採挖,去除莖、鬚根,體積大的可切對半,洗淨晒乾或烘乾。

    金果欖的產地

    生於疏林或灌木叢中,也會長在山上的岩石邊紅土壤中。分布於廣東、廣西、貴州。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