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蕎麥

金蕎麥
    別名

    金蕎麥別名

    野蕎麥、鐵花麥、透骨消、赤地利、赤薛荔、金鎖銀開、賊骨頭
    主治

    金蕎麥主治

    肺癰,喉嚨腫痛,喘咳,毒蛇咬傷,化膿性炎症。
    功效與作用

    金蕎麥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排膿祛瘀,抑菌,消炎,鎮咳,解熱,抗癌,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
    用途分類

    金蕎麥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金蕎麥用法與用量

    內服:15~45克,加水或酒隔水密閉燉煮。
    禁忌

    金蕎麥使用禁忌

    非實熱者不宜使用。(實熱徵狀:舌質鮮紅色,舌苔黃色,身體高溫,容易口渴,好喝冷飲,小便深黃且糞便粗又硬。)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若是使用,則須避免日晒,防止產生光敏反應。

    金蕎麥的基原

    蓼科(Polygonaceae)植物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之根莖。

    金蕎麥的拉丁生藥名

    Fagopyri Dibotrydis Rhizoma

    金蕎麥的英文名

    Wild Buckwheat Rhizome

    金蕎麥的性味與歸經

    味澀,味微辛,性涼,歸肺經

    金蕎麥的化學成分

    雙聚原矢車菊苷元、左旋表兒茶素、海柯皂苷元、樟腦、芳樟醇(‎Linalool)、β-植固醇。

    金蕎麥的性狀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白色柔毛。主根為紅褐色橫走結節狀。莖具分支,淡紅色。葉為單葉互生,具長葉柄。花為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藥用部位根莖為不規則團塊狀,常會有瘤狀分支,表面呈分灰褐色,具環節跟縱皺紋,上密布皮孔。質堅硬不易斷,中央有髓。微弱氣味,具微澀味道。

    金蕎麥的藥用部位

    根莖。

    金蕎麥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挖,洗淨後晒乾,亦具新鮮直接使用的條件。

    金蕎麥的產地

    生於荒地、路旁、河邊陰濕地。分布於江南、江蘇、安徽、浙江。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