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參

拳參
    別名

    拳參別名

    紫參、山蝦子、疙瘩參、牡蒙、眾戎、童腸
    主治

    拳參主治

    痢疾(腹瀉),肝炎,吐血,血便,痔瘡出血,外傷出血,喉嚨腫痛,口舌生瘡。
    功效與作用

    拳參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止血,消腫,降膽固醇,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
    用途分類

    拳參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拳參用法與用量

    內服:3~10克,新鮮藥材則為6~20克,煎湯。外用:適量,加水煎煮清洗患部;或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拳參使用禁忌

    具毒性,無實火實熱者慎用,陰疽患者禁用。(實火、實熱:舌質紅、舌苔黃、便秘、糞便粗又硬、尿液顏色黃、燥熱、口渴)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拳參的基原

    蓼科(Polygonaceae)植物拳參Polygonum bistorta L.之乾燥根莖。

    拳參的拉丁生藥名

    Bistortae Rhizoma

    拳參的英文名

    Bistort Rhizome

    拳參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澀,性微寒,歸肺經,歸肝經,歸大腸經

    拳參的化學成分

    沒食子酸、水解及縮合鞣質、羥基甲基蒽醌、維生素C、β-植固醇、右旋兒茶酚。

    拳參的性狀

    多年生草本。根莖常彎曲肥厚,表皮為棕褐色。莖不分支、無毛,上有縱溝紋。葉為互生,具長葉柄。花為總狀花序穗狀頂生,密集的淡棕色小花。晒乾後根莖為紫黑色,密布環節、根痕,微粗糙。質硬,微弱氣味,有苦澀味道。

    拳參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莖。

    拳參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冬季採挖,去除莖葉、鬚根後洗淨晒乾。

    拳參的產地

    生於較高的山坡、草叢或林間陰濕草地中。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新疆。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