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燈籠

錦燈籠
    別名

    錦燈籠別名

    掛金燈、燈籠果、紅姑娘、天泡果、酸漿實、燈籠兒、王母珠
    主治

    錦燈籠主治

    喉嚨腫痛,肺熱咳嗽,小便不利(不順暢),濕疹。
    功效與作用

    錦燈籠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利咽,化痰,利尿,對癌細胞、細菌具抑制作用;用平板打洞法可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近年用於防癌症。
    用途分類

    錦燈籠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錦燈籠用法與用量

    內服:15~20克,煎服;或搗汁。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錦燈籠使用禁忌

    脾虛腹瀉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錦燈籠的基原

    茄科(Solanaceae)植物酸漿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i (Mast.) Makino之乾燥宿萼或帶宿萼之果實。

    錦燈籠的拉丁生藥名

    Physalis Calyx Seu Fructus

    錦燈籠的英文名

    Franchet Groundcherry Herb

    錦燈籠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寒,歸肺經

    錦燈籠的化學成分

    果實含酸漿醇A~B、生物鹼、草酸、維生素C、酸漿素、木犀草素。

    錦燈籠的性狀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且節膨大。葉片邊緣呈鋸齒狀。花單生於葉腋。宿萼呈橙紅色燈籠狀,內部有些是中空,有些具朱紅色果實。重量輕,質柔韌。微弱氣味,帶有酸苦味道。

    錦燈籠的藥用部位

    乾燥宿萼或帶宿萼之果實。

    錦燈籠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當宿萼自基部開始從綠變紅,呈橙紅色或橙黃色時,即可連同果實摘下後乾燥。

    錦燈籠的產地

    生於田野、山地、林緣等。除西藏外,分布於全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