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胡荽

天胡荽
    別名

    天胡荽別名

    滿天星、破銅錢、盤上芫茜、雞腸菜、破錢草、鼠跡草
    主治

    天胡荽主治

    濕熱鬱結之黃疸,大腸濕熱之赤白痢疾(兒童腹瀉),喉嚨腫痛,跌打損傷之局部瘀腫。
    功效與作用

    天胡荽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尿,解毒消腫,對特定菌種具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副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
    用途分類

    天胡荽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天胡荽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或搗成汁塗於患部。
    禁忌

    天胡荽使用禁忌

    性寒,脾胃虛寒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天胡荽的基原

    繖形科(Umbelliferae)植物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之全草。

    天胡荽的拉丁生藥名

    Herba Hydrocotyli Sibthorpioiditis

    天胡荽的英文名

    Lawn Pennywort

    天胡荽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辛,性寒,歸脾經,歸膽經,歸腎經

    天胡荽的化學成分

    槲皮素(Quercetin)、異鼠李素、左旋芝麻素、豆固醇(Stigmasterol)。

    天胡荽的性狀

    多年生草本。匍匐莖,節上長根。葉為單葉互生,具纖細葉柄,淡綠色葉片近腎形基部轉心形。花為繖形花序與葉對生,綠白色花瓣。具微苦氣味。

    天胡荽的藥用部位

    全草。

    天胡荽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花葉茂盛時採收,洗淨後陰乾或新鮮使用。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乾燥容器保存。

    天胡荽的產地

    生於海拔50~3000公尺的濕潤處,如草地、溝邊或林下草叢中。分布於江蘇、浙江。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