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草

羊蹄草
    別名

    羊蹄草別名

    一點紅、葉下紅、紅背葉、紫背草、紅背葉、土黃連
    主治

    羊蹄草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喉嚨腫痛,口腔潰瘍,肺炎,急性腸炎,泌尿系統感染,睪丸炎,乳腺炎,癤腫瘡瘍,皮膚濕疹,跌打扭傷。
    功效與作用

    羊蹄草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炎,利尿,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
    用途分類

    羊蹄草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羊蹄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15~30克,煎服。外用:新鮮藥材適量,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羊蹄草使用禁忌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涼,哺乳期婦女、孕婦要謹慎使用。

    羊蹄草的基原

    菊科(Compositae)植物一點紅Emilia sonchifolia (L.) DC.之乾燥全草。

    羊蹄草的拉丁生藥名

    Sowthistle Tasselflower Herb

    羊蹄草的英文名

    Emilia Herb

    羊蹄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微苦,性涼

    羊蹄草的化學成分

    生物鹼、酚類、克氏千里光鹼、金絲桃苷、三葉豆苷、蜂花酸、熊果酸、槲皮苷、槲皮素(Quercetin)、棕櫚酸、西米杜鵑醇。

    羊蹄草的性狀

    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無覆蓋毛,根呈圓柱細長狀,莖枝呈粉綠色,多分支,有縱紋。卵狀葉帶肉質部分,無柄。花為頭狀花序,紫色兩性管狀花。帶有青草的氣味。

    羊蹄草的藥用部位

    乾燥全草。

    羊蹄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洗淨後晒乾,或趁新鮮時切段後晒乾。

    羊蹄草的產地

    生於山野、路旁、村邊。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貴州、江西。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