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葉

榕樹葉
    別名

    榕樹葉別名

    小葉榕、細葉榕、落地金錢
    主治

    榕樹葉主治

    感冒,高熱(體溫過高),濕熱腹瀉,痰多咳嗽,跌打瘀腫,濕疹,痔瘡。
    功效與作用

    榕樹葉功效與作用

    清熱怯濕,止咳化痰,活血散淤,怯風止癢,抗菌,止血。
    用途分類

    榕樹葉用途分類

    解表藥(辛涼解表藥)
    用法與用量

    榕樹葉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服。外用:適量新鮮葉子,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榕樹葉使用禁忌

    痲瘋患者禁用,使用後皮膚的情況更嚴重。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微寒,建議不可使用過多。

    榕樹葉的基原

    桑科(Moraceae)植物榕樹Ficus microcarpa L. F.之乾燥葉子。

    榕樹葉的拉丁生藥名

    Folium Fici Microcarpae

    榕樹葉的英文名

    Chinese Banyan Leaf

    榕樹葉的性味與歸經

    味微苦,味澀,性微寒,歸肺經,歸大腸經

    榕樹葉的化學成分

    三萜皂苷、黃酮苷、鞣質、酸性樹脂。

    榕樹葉的性狀

    黃褐色或褐綠色橢圓形或倒卵形,革質。氣微,味苦、澀。

    榕樹葉的藥用部位

    乾燥葉子。

    榕樹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皆可採收,葉片取淨後晒乾。

    榕樹葉的產地

    常種植於村邊、庭院、路旁,野生於低海拔的疏林中。分布於廣東、中國西南部、南部、東南部。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