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卷

大豆黄卷
    別名

    大豆黄卷別名

    黄豆卷、黄卷、大豆卷、卷蘖、豆蘖
    主治

    大豆黄卷主治

    夏季感冒,肢體酸重,胸悶,小便不利(不順暢)。
    功效與作用

    大豆黄卷功效與作用

    清熱透表,除濕利氣,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抗病毒作用,如:病毒性感冒、流感。
    用途分類

    大豆黄卷用途分類

    解表藥(辛涼解表藥)
    用法與用量

    大豆黄卷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
    禁忌

    大豆黄卷使用禁忌

    無濕熱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勿生食,需注意是否煮熟,否則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未熟時具有毒成分)。
    方劑

    處方內有大豆黄卷的中藥方劑

    薯蕷丸

    大豆黄卷的基原

    豆科(Leguminosae)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之成熟種子經發芽乾燥而得。

    大豆黄卷的拉丁生藥名

    Sojae Semen Germinatum

    大豆黄卷的英文名

    Black Soybean Sprout

    大豆黄卷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平,歸脾經,歸胃經,歸肺經

    大豆黄卷的化學成分

    天門冬醯胺、甘氯酸、鈣、鉀元素,豐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大豆黄卷的性狀

    種子灰黃色、黑褐色或紫褐色稍扁橢圓形或腎形,長0.7~1.4公分,寬0.5~0.8公分;種臍長圓形,子葉肥厚黃色,胚根細長,伸出種皮之外。無臭,味淡,有油膩感。

    大豆黄卷的藥用部位

    成熟種子發芽後乾燥。

    大豆黄卷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大豆浸水泡至膨脹,流出水後用濕布覆盖,每日用清水冲洗一次,待芽長到0.5~1公分時,取出濕布,將大豆攤開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蟲蛀。

    大豆黄卷的產地

    適應性高,生長環境廣泛。栽培於中國,以東北、華北種植面積最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