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盞细辛

燈盞细辛
    別名

    燈盞细辛別名

    燈盞花、地頂草
    主治

    燈盞细辛主治

    感冒,頭痛,牙痛,胃痛,風濕麻痺疼痛,骨髓炎,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癱瘓。
    功效與作用

    燈盞细辛功效與作用

    活血,通經絡,止痛,怯風散寒。
    用途分類

    燈盞细辛用途分類

    解表藥(辛溫解表藥)
    用法與用量

    燈盞细辛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或研磨與雞蛋共蒸。
    禁忌

    燈盞细辛使用禁忌

    尚不明,謹慎用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擅自使用,對胎兒具影響性。

    燈盞细辛的基原

    菊科(Compositae)植物短葶飛蓬Erigeron brevisca pus (Vant.) Hand. Mazz.之乾燥全草。

    燈盞细辛的拉丁生藥名

    Erigerontis Herba

    燈盞细辛的英文名

    Herb of Shortscape Fleabane

    燈盞细辛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味微苦,性溫,歸心經,歸肝經

    燈盞细辛的化學成分

    焦邁康酸(pyromeconic acid)、飛蓬醣苷 (Erigeroside)。

    燈盞细辛的性狀

    全草長15~25公分。根莖淡褐色~黃褐色。莖黃綠色~淡棕色被白色短柔毛圓柱形,斷面黃白色,有髓或中空。基生葉黃綠色倒卵狀披針形、匙形、闊披針形或闊倒卵形,披針形莖生葉互生。頭狀花序。瘦果扁倒卵形。氣微香,味微苦。

    燈盞细辛的藥用部位

    乾燥全草。

    燈盞细辛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二季採收,除去雜質後晒乾。

    燈盞细辛的產地

    生於海拔1200~3500公尺開闊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於湖北、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