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蟲

九香蟲
    別名

    九香蟲別名

    臭屁蟲、屁板蟲、瓜黑蝽、黑兜蟲、瓜黑蝽
    主治

    九香蟲主治

    肝、胃部不和,寒鬱中焦所致的胸肋胃脘脹痛,腎陽不足之腰痛,陽痿。
    功效與作用

    九香蟲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溫腎壯陽,抗癌,對特定菌種具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等。
    用途分類

    九香蟲用途分類

    理氣藥
    用法與用量

    九香蟲用法與用量

    內服:3~9克,煎湯;或0.6~1.2克,入散劑。一般炮製後用。
    禁忌

    九香蟲使用禁忌

    肝膽火旺、陰虛陽亢者、兒童慎用。不宜超量使用。口服偶可致過敏,出現喉間灼熱、音啞、面赤身熱,繼則顏面、周身出現片狀紅斑、瘙癢難忍等反應。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九香蟲的基原

    蝽科(Pentatomidae)動物九香蟲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之蟲體。

    九香蟲的拉丁生藥名

    Aspongopus

    九香蟲的英文名

    Stink-Bug

    九香蟲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味鹹,性溫,歸肝經,歸脾經,歸腎經

    九香蟲的化學成分

    脂肪、蛋白質、甲殼質。

    九香蟲的性狀

    棕褐色或棕黑色六角狀扁橢圓形,長1.6~2公分。頭部小;胸部有足3對;腹部棕紅色~棕黑色。氣特異,味微成。

    九香蟲的藥用部位

    乾燥蟲體。

    九香蟲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捕捉。以少許酒悶死或置沸水中燙死後取出乾燥。
    2. 儲藏:置木箱內襯以油紙,防潮、防蟲蛀。

    九香蟲的產地

    成蟲常在土塊、石塊下及石縫中過冬,每年3月飛出。分布於西南、華南、華東、湖北、湖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