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玳瑁
    別名

    玳瑁別名

    文甲、瑇帽、瑇瑁甲、明玳瑁
    主治

    玳瑁主治

    熱病高熱(體溫過高),神昏譫語(神智不清,胡言亂語),小兒驚癇(小孩受驚嚇而突然暈倒),眩暈,心煩失眠。
    功效與作用

    玳瑁功效與作用

    平肝定驚,清熱解毒。
    用途分類

    玳瑁用途分類

    平肝熄風藥(熄風止痙藥)
    用法與用量

    玳瑁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服;或磨成汁飲用;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磨成粉末調塗於患部。
    禁忌

    玳瑁使用禁忌

    性寒,虛寒證無火毒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寒,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方劑

    處方內有玳瑁的中藥方劑

    至寶丹

    玳瑁的基原

    海龜科(Cheloniidae)動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 之背甲。

    玳瑁的拉丁生藥名

    Carapax Eretmochelydis

    玳瑁的英文名

    Hawksbill Turtle Shell

    玳瑁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鹹,性寒,歸心經,歸肝經

    玳瑁的化學成分

    角蛋白、富含多種胺基酸。

    玳瑁的性狀

    近圓形、三角形及多角形板片,長10~30公分,厚1~3毫米。中間較厚,邊緣薄似刀刃,有不整齊鋸齒。外表面半透明狀,有暗褐色與乳黃色相間的不規則花紋,內表面有條紋形成雲彩樣紋理。斷面角質。氣微,味淡。

    玳瑁的藥用部位

    玳瑁之背甲。

    玳瑁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皆可捕捉,倒掛懸起後用沸騰的醋潑灑,使角板能逐漸被剝下,去除殘肉後洗淨使用。目前野生玳瑁已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

    玳瑁的產地

    生活於海洋中,善游泳,性兇猛。分布於台灣和山東以南海域,主要生活在台灣、福建、廣東、海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