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錢子

馬錢子
    別名

    馬錢子別名

    番木鱉、苦實把豆兒、馬前子、火失刻把都、馬前、牛銀、苦實
    主治

    馬錢子主治

    跌打損傷,骨折腫痛,風濕頑痺,麻木癱瘓,癰疽瘡毒,喉嚨腫痛。
    功效與作用

    馬錢子功效與作用

    通絡止痛,散結消腫,鎮痛,鎮咳,祛痰,健胃,抑菌,促進骨髓造血。
    用途分類

    馬錢子用途分類

    祛濕藥(祛風濕)、活血祛瘀藥(活血療傷藥)
    用法與用量

    馬錢子用法與用量

    內服:0.3~0.6克,炮製後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浸水;或醣磨、煎油塗敷;或熬膏攤貼。
    禁忌

    馬錢子使用禁忌

    毒性大,不宜生用,內服慎用,不宜多服、久服。體質虛弱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馬錢子的中藥方劑

    跌打丸

    馬錢子的基原

    馬錢科(Loganiaceae)植物馬錢Strychnos nux-vomica L.之乾燥成熟種子。

    馬錢子的拉丁生藥名

    Strychni Semen

    馬錢子的英文名

    Nux Vomica

    馬錢子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溫,有大毒,歸肝經,歸脾經

    馬錢子的化學成分

    番木鼈鹼(Strychnine)、馬錢子鹼(Brucine)。

    馬錢子的性狀

    灰棕色或灰綠色密生銀灰色毛茸扁圓鈕扣狀,直徑1~3公分,厚0.3~0.6公分。種臍圓點狀突起,種仁淡黃色,子葉心形。無臭,味極苦,劇毒。粉末灰黃色。

    馬錢子的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種子。

    馬錢子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摘取成熟果實,取出種子,洗淨附著的果肉,晒乾,為「生馬錢子」。砂燙至鼓起並呈棕褐色或深綠色,為「製馬錢子」。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馬錢子的產地

    生於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