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

牛膝
    別名

    牛膝別名

    懷牛膝、淮七、淮牛膝、對節菜、山莧菜、鐵平膝、懷夕、紅牛膝
    主治

    牛膝主治

    腰、腿部疼痛,淋症,經痛,經閉(連續停經3個月以上),風濕麻痺疼痛,跌打損傷,水腫腳氣(足癬,香港腳),足痿筋攣,陰痿失溺,久瘧下痢,傷中少氣,心腹諸痛,淋痛尿血,難產,喉痺齒痛,癰腫惡瘡,金瘡傷折,出竹木。
    功效與作用

    牛膝功效與作用

    能引諸藥下行,益肝腎,強筋骨,散瘀,止痛,活血通經,祛風利濕,消腫痛,散惡血,破癥結。
    用途分類

    牛膝用途分類

    理血藥(活血祛瘀)、活血祛瘀藥(活血調經藥)
    用法與用量

    牛膝用法與用量

    內服:5~15克,水煎服。
    本草備要:下行生用,入滋補藥酒浸蒸。
    禁忌

    牛膝使用禁忌

    性下行而滑竅,月經過多、夢遺失精、中氣下陷、脾虛泄瀉,因而腿膝腫痛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牛膝的基原

    莧科(Amaranthaceae)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之乾燥根。

    牛膝的拉丁生藥名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

    牛膝的英文名

    Twotooth Achyranthes Root

    牛膝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酸,性平,歸肝經,歸腎經

    牛膝的化學成分

    牛膝甾酮(Inokosterone)、β-蛻皮甾酮(β-Ecdysterone)。

    牛膝的性狀

    1. 出四川,及懷慶府,長大肥潤者良。
    2. 土黃色或灰黃色細長圓柱狀,長15~90公分,直徑0.2~1公分。斷面微半透明淡棕色,中間細小黃白色,周圍有許多點狀黃白色。氣微,味微甜而苦澀。粉末土黃色。

    牛膝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

    牛膝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冬季莖葉枯萎時採挖,去除鬚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乾皺後,切齊頂端晒乾。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走油。

    牛膝的產地

    生於山坡林下及路旁。分布於陝西、山西、山東。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