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葉

紫蘇葉
    別名

    紫蘇葉別名

    蘇葉、紫菜、蘇
    主治

    紫蘇葉主治

    傷風頭痛,發熱(發燒),胸腹脹滿,咳嗽,氣喘,乳癰(胸部有腫塊)腫痛。
    功效與作用

    紫蘇葉功效與作用

    散寒,通心利肺,開胃益脾,發汗解肌,和血下氣,寬中消痰,袪風定喘,止痛安胎,利大小腸,解魚蟹毒。
    用途分類

    紫蘇葉用途分類

    解表藥(辛溫解表藥)
    用法與用量

    紫蘇葉用法與用量

    內服:5~11.5克,煎湯,炒研用。外用:適量,或搗敷、研末摻;或煎湯洗。
    禁忌

    紫蘇葉使用禁忌

    陰虛、氣虛及溫病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可使用,對孕婦有益處,不可過量。
    方劑

    處方內有紫蘇葉的中藥方劑

    九味檳榔加吳茯湯十神湯十六味流氣飲午時茶神秘湯參蘇飲香蘇散藿香正氣散導水茯苓湯雞鳴散杏蘇散半夏厚朴湯蘇羌達表湯

    紫蘇葉的基原

    唇形科(Labiatae)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之乾燥葉。

    紫蘇葉的拉丁生藥名

    Perillae Folium

    紫蘇葉的英文名

    Perilla Leaf

    紫蘇葉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經,歸脾經

    紫蘇葉的化學成分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紫蘇醛(Perillaldehyde)。

    紫蘇葉的性狀

    卵圓形,長4~11公分,寬2.5~9公分,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氣清香,味微辛。粉末暗綠~棕綠色。

    紫蘇葉的藥用部位

    乾燥葉。

    紫蘇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季枝葉茂盛時採收,去除雜質,晒乾。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

    紫蘇葉的產地

    栽培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