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

淫羊藿
    別名

    淫羊藿別名

    羊藿、剛前、三枝九葉草、乏力草、鐵打杵、三叉骨、仙靈脾、九葉草、三角蓮
    主治

    淫羊藿主治

    腎陽不足,陽痿,小便頻數,絕陽不興,絕陰不產,冷風勞氣,四肢不仁,風濕麻痺疼痛,麻木拘攣(手腳僵曲,不能伸展自如)。
    功效與作用

    淫羊藿功效與作用

    興奮性機能,補肝腎,助陽益精,祛風除濕,補腰膝,補命門,堅筋骨,利小便,延緩衰老,降壓。
    用途分類

    淫羊藿用途分類

    補益藥(補陽藥)
    用法與用量

    淫羊藿用法與用量

    內服:3~10克,煎湯服。
    本草備要:去枝,羊脂拌炒。
    禁忌

    淫羊藿使用禁忌

    陰虛而相火易動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方劑

    處方內有淫羊藿的中藥方劑

    補腎強身片贊育丹二仙湯

    淫羊藿的基原

    小蘗科(Berberidaceae)植物箭葉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old et Zucc.) Maxim.、朝鮮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或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之乾燥葉。

    淫羊藿的拉丁生藥名

    Epimedii Folium

    淫羊藿的英文名

    Epimedium Leaf

    淫羊藿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味甘,性溫,歸肝經,歸腎經

    淫羊藿的化學成分

    淫羊藿苷(Icariin)。

    淫羊藿的性狀

    1. 一名仙靈脾,北部有羊,一日百合,食此藿所致,故名。
    2. 箭葉淫羊藿:莖棕色或棕黃色細長圓柱形,長約至30公分;折斷面中空。三出複葉,小葉棕綠色或灰綠色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具細刺毛。氣微,味苦。
    3. 朝鮮淫羊藿:二回三出複葉;小葉邊緣具細鋸齒,齒端刺毛狀。
    4. 淫羊藿:二回三出複葉;小葉寬卵形或近圓形。
    5. 粉末綠褐色。氣微,味略辛微苦澀。

    淫羊藿的藥用部位

    乾燥葉。

    淫羊藿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莖葉茂盛時採割,去除粗梗及雜質,晒乾或陰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淫羊藿的產地

    生於山野竹林下或山路旁的岩石縫中。分布於陝西、雲南、貴州、四川。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