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

犀牛角
    別名

    犀牛角別名

    犀角、低密、烏犀角、香犀角、烏犀
    主治

    犀牛角主治

    傷寒時疫,發黃發斑,吐血下血,畜血譫狂,痘瘡黑陷。
    功效與作用

    犀牛角功效與作用

    涼心瀉肝,清胃中大熱,袪風利痰,辟邪解毒,消癰化膿,定驚明目。
    用途分類

    犀牛角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涼血藥)
    用法與用量

    犀牛角用法與用量

    內服:2~8克,入湯劑,磨汁用;或入丸、散,剉細,紙裹納懷中,待熱搗之立碎。
    禁忌

    犀牛角使用禁忌

    痘瘡氣虛無太熱者不宜用;傷寒陰證發躁,不宜誤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能消胎,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犀牛角的中藥方劑

    犀角升麻湯銀花解毒湯珍珠母丸回生再造丸大活絡丹化斑湯神犀丹清宮湯清營湯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犀角地黃湯紫雪散至寶丹

    犀牛角的基原

    犀科(Rhinocerotidae)動物非洲犀Rhinoceros bicornis Linnaeus或白犀R. simus Burchell等之角。

    犀牛角的拉丁生藥名

    Rhinoceri Asiatici Cornu

    犀牛角的英文名

    Rhinoceros Horn

    犀牛角的性味與歸經

    味酸,味鹹,性寒,歸心經,歸肝經

    犀牛角的化學成分

    角蛋白(Keratin)、磷酸鈣、碳酸鈣。

    犀牛角的性狀

    1. 烏而光潤者勝,角尖尤勝,現成器物,多被蒸煮,不堪入藥。
    2. 烏黑色稍彎曲圓錐形,下部灰褐色,底部周邊有馬牙狀鋸齒。氣微清香而不腥,味微鹹。

    犀牛角的藥用部位

    角。

    犀牛角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狩獵時須先隱伏路旁,開槍射殺,或察其足跡出沒之路徑,在途中設陷阱以捕獲之,殺死後將犀角割下。依據《國際野生貿易公約》,禁止任何犀牛製品的交易。

    犀牛角的產地

    分布亞洲、非洲溫暖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