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肉

龍眼肉
    別名

    龍眼肉別名

    龍眼、元眼肉、龍眼乾、桂圓、亞荔枝、木彈、驪珠、燕卵、鮫淚、圓眼、蜜脾
    主治

    龍眼肉主治

    思慮勞傷心脾,腸風下血,消化系統疾病,冠心病,內耳眩暈,崩漏(月經不正常,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水腫,心悸。
    功效與作用

    龍眼肉功效與作用

    益脾長智,養心補血,安心養神,益菌,鎮靜,健胃,抗疲勞。
    用途分類

    龍眼肉用途分類

    補益藥(補氣藥)
    用法與用量

    龍眼肉用法與用量

    內服:10~15克,煎湯;或熬膏;或浸酒;或入丸、散。
    禁忌

    龍眼肉使用禁忌

    脾胃有痰火及濕滯停飲、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龍眼肉的中藥方劑

    歸脾湯

    龍眼肉的基原

    無患子科(Sapindaceae)植物龍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之乾燥假種皮。

    龍眼肉的拉丁生藥名

    Longanae Arillus

    龍眼肉的英文名

    Dried Longan Pulp

    龍眼肉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溫,歸心經,歸脾經

    龍眼肉的化學成分

    葡萄糖(Glucose)。

    龍眼肉的性狀

    半透明棕褐色不規則塊片或圓筒塊片,長1~1.5公分,寬1~4公分,厚約1毫米。有黏性,氣微香,味甚甜。

    龍眼肉的藥用部位

    乾燥假種皮。

    龍眼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7~9月果實成熟時採摘,烘乾或晒乾,取肉去核,晒至乾爽不黏,或去果皮及核,果肉直接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蟲蛀。

    龍眼肉的產地

    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多栽培於丘陵地和園圃。主產於福建、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