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

槲寄生
    別名

    槲寄生別名

    北寄生、凍青、冬青、柳寄生、槲寄、黃寄生
    主治

    槲寄生主治

    風濕麻痺疼痛,腰、膝部酸軟,筋骨無力,崩漏(月經不正常,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經多,妊娠漏血,產後乳少,胎動不安,頭暈目眩,高血壓病。
    功效與作用

    槲寄生功效與作用

    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降壓,安胎下乳,抗腫瘤,抗血小板凝集。
    用途分類

    槲寄生用途分類

    祛濕藥(祛風濕)、祛風濕藥(祛風濕強筋骨藥)
    用法與用量

    槲寄生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
    禁忌

    槲寄生使用禁忌

    不可與烏頭共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槲寄生的基原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ov) Nakai之乾燥帶葉莖枝。

    槲寄生的拉丁生藥名

    Visci Herba

    槲寄生的英文名

    Coloed Mistletoe Herb

    槲寄生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甘,性平,歸肝經,歸腎經

    槲寄生的化學成分

    紫丁香苷(Syringoside)。

    槲寄生的性狀

    黃綠色、金黃色或黃棕色圓柱形,長約30公分,直徑0.3~1公分,斷面皮部黃色,木質部色較淺。葉對生,黃綠色長橢圓狀披針形。無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粉末淡黃色。

    槲寄生的藥用部位

    乾燥帶葉莖枝。

    槲寄生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冬季用刀割下,去除粗枝,陰乾或晒乾,紮成小把。或用沸水撈過(使不變顏色),晒乾。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槲寄生的產地

    寄生於梨、榆、楊、山楂等樹上。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