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薟草

豨薟草
    別名

    豨薟草別名

    希薟草、棉蒼、肥豬草、黏糊草、大葉草、綠薟草
    主治

    豨薟草主治

    肝腎風氣,四肢麻痺,筋骨冷痛,腰、膝部無力,風濕瘡瘍,風濕麻痺疼痛,半身不遂,痛風。
    功效與作用

    豨薟草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通利筋骨,鎮痛,抗發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早孕,解毒。
    用途分類

    豨薟草用途分類

    祛濕藥(祛風濕)、祛風濕藥(祛風濕強筋骨藥)
    用法與用量

    豨薟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本草備要:去粗莖留枝葉花實,酒拌蒸晒九次,蜜丸,甚益元氣。搗汁熬膏,以甘草生地煎膏,煉蜜三味收之,酒調服尤妙。
    禁忌

    豨薟草使用禁忌

    若痺痛由脾腎兩虛,陰血不足,不由風濕而得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豨薟草的中藥方劑

    七星劍豨桐丸首烏延壽丹

    豨薟草的基原

    菊科(Compositae)植物豨薟Si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薟Si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 Makino或毛梗豨薟Si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 Makino之乾燥地上部分。

    豨薟草的拉丁生藥名

    Sigesbeckiae Herba

    豨薟草的英文名

    Glandularstalk St. Paulswort Herb

    豨薟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味苦,性寒,歸肝經,歸腎經

    豨薟草的化學成分

    1. 豨薟:9β-異丁醯氧基木香烯內酯(9β-hydroxy-8β-isobutyryloxycostunolide)。
    2. 腺梗豨薟:腺梗豨薟苷(Siegesbeckioside)、腺梗豨薟醇(Siegesbeckiol),腺梗豨薟酸(Siegesbeckic acid)。
    3. 毛梗豨薟:豨薟精醇(darutigenol)。

    豨薟草的性狀

    1. 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日採者尤佳。
    2. 豨薟:長30~120公分,直徑3~12毫米,莖下部類圓柱形或扁圓柱形,表面灰褐色,有時帶紫棕色,被灰白色柔毛,斷面黃白色或淺綠色,髓中空或類白色。葉對生,卵狀披針形,灰綠色。頭狀花序。倒卵圓形瘦果。氣微,味微苦。
    3. 腺梗豨薟:莖上部有較多對生分枝。葉卵圓形,邊緣有鈍齒,被有灰白色柔毛。
    4. 毛梗豨薟:莖較細弱,長不超過80公分。上部莖表面疏生灰白色短柔毛。葉片卵圓形,邊緣有規則細齒。
    5. 粉末灰白色。

    豨薟草的藥用部位

    乾燥地上部分。

    豨薟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花開前和花期均可採割,去除雜質後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豨薟草的產地

    生於山坡、路邊、林緣。主產於長江以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