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防己
    別名

    防己別名

    粉防己、漢防己
    主治

    防己主治

    水腫,喘熄,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小便不利(不順暢),肺氣喘嗽,濕瘧腳氣(足癬,香港腳),水腫風腫,癰腫惡瘡。
    功效與作用

    防己功效與作用

    行十二經,通腠理,利九竅,瀉下焦血分濕熱,祛風利濕,清熱,鎮痛,利尿,抗過敏,抗心肌缺血,抗心律不整。
    用途分類

    防己用途分類

    祛濕藥(利水滲濕)、祛風濕藥(祛風濕清熱藥)
    用法與用量

    防己用法與用量

    內服:5~12克,煎湯;或入丸、散。酒洗用。
    禁忌

    防己使用禁忌

    性險而健,陰虛及濕熱在上焦氣分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防己的中藥方劑

    防己茯苓湯疏經活血湯上中下通用痛風丸小續命湯五痹湯己椒藶黃丸防己黃耆湯防己黃耆湯濃縮錠宣痺湯

    防己的基原

    防己科(Menispermaceae)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之乾燥根。

    防己的拉丁生藥名

    Stephaniae Tetrandrae Radix

    防己的英文名

    Stephaniae Tetrandrae Root

    防己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寒,歸膀胱經,歸肺經

    防己的化學成分

    粉防己鹼(Tetrandrine)、防己諾林鹼(Fangchinoline)。

    防己的性狀

    1. 出漢中,根大而虛通,心有花紋,色黃,名漢防己。黑點,黃腥木強者,名木防己,不佳。
    2. 不規則圓柱形、半圓柱形或塊狀,多彎曲,長5~10公分,直徑1~5公分。表面淡灰黃色,斷面灰白色,富粉性。氣微,味苦。粉末灰白色或黃白色。

    防己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

    防己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採挖,洗淨或刮去栓皮,切成長段,粗根縱剖為2~4瓣,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蟲蛀。

    防己的產地

    生於山坡、丘陵地帶的草叢及灌木林的邊緣。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