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白皮

榆白皮
    別名

    榆白皮別名

    榆皮、零榆、榆錢樹
    主治

    榆白皮主治

    五淋腫滿,喘嗽不眠,疥癬禿瘡,赤腫妬乳。
    功效與作用

    榆白皮功效與作用

    行經脈,利諸竅,通二便,滲濕熱,滑胎產,下有形留著之物。
    用途分類

    榆白皮用途分類

    利水滲濕藥(利尿通淋藥)
    用法與用量

    榆白皮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本草備要:有赤白二種,去粗皮,白用。
    禁忌

    榆白皮使用禁忌

    胃氣虛寒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榆白皮的基原

    榆科(Ulmaceae)植物榆樹Ulmus pumila L.之乾燥樹皮與根皮。

    榆白皮的拉丁生藥名

    Ulmi Pumilae Cortex

    榆白皮的英文名

    Siberian Elm Bark

    榆白皮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平,歸肺經,歸脾經,歸膀胱經

    榆白皮的化學成分

    β-谷固醇(β-Sitosterol)。

    榆白皮的性狀

    淺黃白色或灰白色板片狀或淺槽狀,厚3~7毫米。內表面黃棕色。氣微,味稍淡,有黏性。

    榆白皮的藥用部位

    乾燥樹皮與根皮。

    榆白皮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收根皮;春季或8~9月割下老枝條,立即剝取內皮晒乾。

    榆白皮的產地

    生於河堤、田埂和路邊,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長。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長江以南多為栽培。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