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

馬兜鈴
    別名

    馬兜鈴別名

    兜鈴、馬兜零、臭鈴鐺、水馬香果、臭拉秧子、獨行根
    主治

    馬兜鈴主治

    肺熱痰嗽喘促,血痔瘡,大腸經熱,痰中帶血。
    功效與作用

    馬兜鈴功效與作用

    清肺熱,降肺氣,吐蠱,清腸消痔,鎮咳,祛痰,平喘,增強免疫,抗腫瘤,抑菌,降壓。
    用途分類

    馬兜鈴用途分類

    祛痰藥(止咳平喘藥)
    用法與用量

    馬兜鈴用法與用量

    內服:3~9克,煎湯。去筋膜,子用。
    禁忌

    馬兜鈴使用禁忌

    內服過量可致嘔吐。虛寒咳喘及脾弱便洩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馬兜鈴的中藥方劑

    補肺阿膠散

    馬兜鈴的基原

    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乾燥成熟果實。

    馬兜鈴的拉丁生藥名

    Aristolochiae Fructus

    馬兜鈴的英文名

    Slender Dutchmanspipe Fruit

    馬兜鈴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微寒,歸大腸經,歸肺經

    馬兜鈴的化學成分

    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

    馬兜鈴的性狀

    1. 蔓生實如鈴。
    2. 卵圓形,長3~7公分,直徑2~4公分,表面黃綠色、灰綠色或棕褐色。氣特異,味微苦。

    馬兜鈴的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果實。

    馬兜鈴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果實由綠變黃時採收,乾燥。

    馬兜鈴的產地

    生於山野樹林下。主產於河南、山東、江蘇。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