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葉

枇杷葉
    別名

    枇杷葉別名

    廣杷葉、巴葉、蘆橘葉
    主治

    枇杷葉主治

    肺熱咳嗽,乾咳,胃脘脹悶,胃熱噫嘔,口渴,腎炎水腫,痤瘡。
    功效與作用

    枇杷葉功效與作用

    清肺胃熱,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抗菌,降血糖,抗腫瘤。
    用途分類

    枇杷葉用途分類

    祛痰藥(止咳平喘藥)
    用法與用量

    枇杷葉用法與用量

    內服:6~12克,煎服。
    禁忌

    枇杷葉使用禁忌

    胃寒嘔吐入風寒咳嗽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可使用,對孕婦有益處。
    方劑

    處方內有枇杷葉的中藥方劑

    地黃飲子-易簡方甘露飲枇杷清肺飲橘皮竹茹湯清燥救肺湯辛夷清肺湯

    枇杷葉的基原

    薔薇科(Rosaceae)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之乾燥葉。

    枇杷葉的拉丁生藥名

    Eriobotryae Folium

    枇杷葉的英文名

    Loquat Leaf

    枇杷葉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微寒,歸肺經,歸胃經

    枇杷葉的化學成分

    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

    枇杷葉的性狀

    倒卵形~長橢圓形,長12~25公分,寬5~10公分,上部鋸齒緣,近基部全緣,黃棕色或灰綠色,被黃棕色絨毛。氣微,味苦。粉末黃綠色。

    枇杷葉的藥用部位

    乾燥葉。

    枇杷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採收,多在4~5月,晒至七八成乾時紮成小把再晒乾。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枇杷葉的產地

    栽培於村邊、平地或坡地。分布於江蘇、浙江、廣東、陝西、長江流域以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