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

百部
    別名

    百部別名

    大春根菜、蝨蚤草、穿山薯、大葉百部
    主治

    百部主治

    肺熱咳嗽,滅頭蝨、體蝨、蝨卵,百日咳,慢性氣管炎,肺結核。
    功效與作用

    百部功效與作用

    潤肺,止咳,殺蟲,抗結核,抗菌,抗病原微生物,抗寄生蟲,祛痰,平喘。
    用途分類

    百部用途分類

    祛痰藥(止咳平喘藥)
    用法與用量

    百部用法與用量

    內服:3~10克。生用;或蜜炙用。外用:適量,水煎;或酒浸。
    本草備要:肥實者竹刀削去心皮,酒浸焙用。
    禁忌

    百部使用禁忌

    脾胃虛弱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方劑

    處方內有百部的中藥方劑

    止嗽散月華丸

    百部的基原

    百部科(Stemonaceae)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ume) Miq.或對葉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之乾燥塊根。

    百部的拉丁生藥名

    Stemonae Radix

    百部的英文名

    Stemona Root

    百部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苦,性微溫,歸肺經

    百部的化學成分

    百部鹼(Stemonine)。

    百部的性狀

    1. 根多成百,故名。
    2. 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單個或數個簇生,黃白色或淡棕黃色紡錘形,長5~12公分,直徑0.5~1公分,斷面淡黃棕色或黃白色。氣微,味先甜後苦。
    3. 對葉百部:淺黃棕色至灰棕色長紡錘形或長條形,長8~24公分,直徑0.8~2公分。斷面黃白色~暗棕色,髓部類白色。
    5. 粉末淡黃色~黃棕色。

    百部的藥用部位

    乾燥塊根。

    百部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去除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無白心,取出晒乾。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濕、防蟲蛀。

    百部的產地

    生於向陽處灌木林下、溪邊、路邊及山谷和陰濕岩石上。分布於湖北、廣東、福建、四川、貴州。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