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

麥芽
    別名

    麥芽別名

    麥蘗、大麥毛、大麥芽、大麥蘗
    主治

    麥芽主治

    腳氣(足癬,香港腳),胃虛弱,食慾不振,乳脹,斷乳。
    功效與作用

    麥芽功效與作用

    助胃氣上行,而資健運,補脾寬腸,和中下氣,消食除脹,散結袪痰,化一切米麵果實積,通乳下胎,消渴,止熱,止瀉,疏肝,助消化,抑制真菌。
    用途分類

    麥芽用途分類

    消導藥
    用法與用量

    麥芽用法與用量

    內服:10~15克,回乳可用炒麥芽60~90克。煎湯;或研末沖服。
    禁忌

    麥芽使用禁忌

    久服消腎氣。無積滯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哺乳期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麥芽的中藥方劑

    肥兒丸午時茶資生丸健脾丸半夏天麻白朮湯鎮肝熄風湯失笑丸

    麥芽的基原

    禾本科(Gramineae)植物大麥Hordeum vulgare L.之成熟穎果經發芽乾燥而成。

    麥芽的拉丁生藥名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

    麥芽的英文名

    Germinated Barley

    麥芽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平,歸脾經,歸胃經

    麥芽的化學成分

    澱粉酶、轉化糖酶、酯酶、氧化酶、催化酶、澱粉、蛋白質、維生素A、B、D、E。

    麥芽的性狀

    梭形,長9~15毫米,直徑2.5~3.5毫米,表面淡黃或黃棕色,黃棕色或黃白色幼芽長約4毫米,鬚根長約2~20毫米。斷面白色,具豐富澱粉。氣微,味微甘。粉末淡黃色或米黃色。

    麥芽的藥用部位

    成熟穎果經發芽乾燥而成。

    麥芽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5~6月果成熟時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晒乾,脫粒揚淨,用清水浸泡3~4小時後置能排水的容器內蓋好,每日淋水2~3次保持濕潤,至芽長2~3毫米時取出乾燥。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蟲蛀。

    麥芽的產地

    栽培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