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梢蛇

烏梢蛇
    別名

    烏梢蛇別名

    烏蛇、烏風蛇、黑烏梢、烏花蛇、劍脊蛇、黑風蛇、黃風蛇、劍脊烏梢蛇
    主治

    烏梢蛇主治

    風溼癱瘓,大風疥癩,麻木拘攣(手腳僵曲,不能伸展自如),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
    功效與作用

    烏梢蛇功效與作用

    袪風通絡,止痙,抗發炎,鎮痛,鎮靜,調節免疫。
    用途分類

    烏梢蛇用途分類

    祛風濕藥(祛風濕強筋骨藥)
    用法與用量

    烏梢蛇用法與用量

    內服:9~12克。外用:適量,燒灰調敷。
    本草備要:大者力減,去頭與皮骨,酒煮或酥炙用。
    禁忌

    烏梢蛇使用禁忌

    血虛生風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烏梢蛇的中藥方劑

    大活絡丹

    烏梢蛇的基原

    游蛇科(Colubridae)動物烏風蛇Zaocys dhumnada (Cantor) 除去內臟之乾燥體。

    烏梢蛇的拉丁生藥名

    Zaocys

    烏梢蛇的英文名

    Black Soake

    烏梢蛇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平,歸肝經

    烏梢蛇的化學成分

    胺基酸、脂肪酸、多種微量元素。

    烏梢蛇的性狀

    1. 性善不噬物,眼光至死不枯,以尾細能穿百錢者,重七錢至一兩者為上,十兩至一鎰者中,大者力減。
    2. 圓盤狀,盤徑約16公分,頭背及體背部黑褐色或綠黑色,腹部剖開黃白色或淡棕色,尾明顯細長。氣腥,味淡。

    烏梢蛇的藥用部位

    除去內臟之乾燥體。

    烏梢蛇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春至秋捕捉,處死後用刀剖開腹部,去除內臟,捲成圓盤,置於鐵絲架上,用柴火熏至焦黑,取下晒一兩日,乾透。

    烏梢蛇的產地

    生活在丘陵地帶及田野間。分布於河南、陝西、甘肅、四川、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