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地蜈蚣

倒地蜈蚣
    別名

    倒地蜈蚣別名

    地蜈蚣、釘地蜈蚣、過路蜈蚣、過路鵝江、蜈蚣草、倒麒麟
    主治

    倒地蜈蚣主治

    諸癭,百日咳,梅毒,食慾不振,瘧疾,結核病。
    功效與作用

    倒地蜈蚣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退炎。
    用途分類

    倒地蜈蚣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倒地蜈蚣用法與用量

    內服:3~30克,水煎服。
    禁忌

    倒地蜈蚣使用禁忌

    胃寒及虛寒無火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倒地蜈蚣的基原

    瓶爾小草科(Ophioglossaceae)植物錫蘭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L.) Hook.之乾燥根莖。

    倒地蜈蚣的拉丁生藥名

    Helminthostachydis Rhizoma

    倒地蜈蚣的英文名

    Ceylan Helminthostachys Rhizome

    倒地蜈蚣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苦,性涼

    倒地蜈蚣的化學成分

    Ugonin E、F、G。

    倒地蜈蚣的性狀

    黑褐色圓柱形,長約4~8公分,直徑約0.5公分,斷面灰白色。

    倒地蜈蚣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莖。

    倒地蜈蚣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

    倒地蜈蚣的產地

    生於濕潤疏蔭林下。產於雲南、海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