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

橄欖
    別名

    橄欖別名

    橄欖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諫果、青橄欖、白欖、黃欖、甘欖
    主治

    橄欖主治

    咳嗽痰血,喉嚨腫痛,暑熱煩渴(清熱消暑),醉酒,魚蟹中毒,咽喉炎,皮膚病。
    功效與作用

    橄欖功效與作用

    清咽生津,除煩醒酒,解河豚毒,及魚骨鯁,清熱。
    用途分類

    橄欖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橄欖用法與用量

    內服:4.5~9克,煎服。
    禁忌

    橄欖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及大便秘結者慎用。陰虛火旺,咯痰帶血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可使用,對孕婦有益處。

    橄欖的基原

    橄欖科(Burseraceae)植物橄欖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之乾燥成熟果實。

    橄欖的拉丁生藥名

    Canarii Fructus

    橄欖的英文名

    White Canarytree Fruit

    橄欖的性味與歸經

    味酸,味甘,味澀,性平,歸肺經,歸胃經

    橄欖的化學成分

    鈣、維生素C、沒食子酸(Gallic acid)。

    橄欖的性狀

    棕黃色或黑褐色紡錘形,長2.5~4公分,直徑1~1.5公分。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果核暗紅棕色梭形。氣無,果肉味澀,久嚼微甜。以個大、堅實、肉厚、味先澀後甜者為佳。

    橄欖的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果實。

    橄欖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後晒乾或陰乾,或用鹽水浸漬或開水燙過後晒乾。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乾燥容器保存,防黴、防蟲蛀。

    橄欖的產地

    栽培於低海拔的雜木林或山坡上。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